果不是已经吃过早饭,而且在别人家蹭吃蹭喝也有违几位大教授的面子工程,要不然他们一定要尝尝,看起来就很诱人的三明治。
不过,就算是这么好吃的三明治,这位顾兄弟依旧是皱着眉头吃完的
这家伙到底是有多挑剔啊这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太高了吧这么好的美味都不喜欢吗
几位老教授如果之前只是听陈杰说,这位姓顾的同志有钱。现在近距离观察之后,才知道华国民众的生活平均水平和这些市
场经济下的人们有多大的鸿沟。
他们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连这位顾同志的一个零头都没有
顾鹤之就这样,在几位教授的注目吃完了他的早餐。
这时候,会议的记录也来了。
杨文勒为一个老师,习惯性的想上前替顾鹤之梳理下脉络划下重点。
可顾鹤之什么都没说,拿起一本直接翻。
会议的记录非常的零散又凌乱。每个人说话都是不连贯的。所以看会议记录非常吃力,需要联系前后文才能把他们的观点串起来。
平时如果是杨文勒看会议记录,十分钟可能连一页纸都看不了。
可顾鹤之他不到十分钟看了一本
几位教授再次被暴击
“他认真的吗”杨文勒目瞪口呆地看着顾鹤之一本又一本的翻着会议记录,过了半晌,才僵硬的转头问陈杰。
陈杰苦笑的点点头:“他在我们知青点也这样的确是真的。听说他的中文阅读水平是每分钟一万多字。如果像是英文类的线形文字,可能能达到每分钟两万个单词左右。”
杨文勒:“”
能到首都大学教学的两位教授,在年轻的时候也被称为天才过他们曾经也为自己这个称号而自豪和骄傲。
但是现在比起顾鹤之来他们真是为曾经自己的自以为是而羞耻。天外有天,这句话老祖宗真不是乱说的。
十一本会议记录,顾鹤之翻完总共花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果然比杨文勒需要的时间短。而且杨文勒只是简略介绍。顾鹤之自己看完,就能对整个长达一年半多的激烈辩论有个系统的了解。
他看完后,习惯性地皱眉把他那头妥帖的细碎的又挠成一团蓬松的小卷:“你们的问题是是有理论没有事实依据。华国执行了这么多年的市场经济,观念早已经根深蒂固。你们企图用抽象的经理论说服一个思想顽固的外行,怎么可能。”
顾鹤之都不用思考,就一针见血的说出杨文勒他们最要命的弱点。
杨文勒也是在前几次辩论的时候,刚刚发现这个要命的问题:“这的确是我们的问题。可哪里去找事实呢你也知道我们的国家情况特殊。”
“想象。”
顾鹤之说,“把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摆到他们的面前,着重放大那些不执行市场经济后的失败可能。”
“这这是在做预估吗太难了”严成说道,“万一有什么偏差呢”
“偏差不是万一有。偏差是肯定会有啊。而且你们缺少数据。”
顾鹤之说,“你们不应该把自己所有的判断都建立在理论上。应该有数据做辅证。然后在用想象力进行可能性的拓展。能看到未来的,才是有用的。你们会输,不是那几篇论文有没有署名的问题。是你们的立论没有想象力,不够击中听者的内心。华国的市场经济不用像外国那样走上一百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后就能看到成效。你们的想象太保守了。另外你们的想象又太虚,都是理论
,全部都是理论。你们需要说服的对象不是理论家,是制定政策的人。他们需要切实可行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你们的对手就是这样的东西,所以他们能赢。”
顾鹤之在那边说,这边几个教授像是学生一般痴迷的听着。
这所有的问题他们之前都有意无意的意讲到过可,没有人能够这么清晰的总结出问题所在。一年多了他们几个顶尖大学的教授凑在一起,都没有想通问题的根源。可是这位年轻的同志,仅仅看了两小时的材料,就立即切中了病根。
“我们的市场化能走这么快吗这点我表示怀疑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