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道高一尺
天才一秒记住【怪谈小说】地址:guaitanxs.com
顾明怡一手拿着那天宋给的册子,一手拿着手机计算器在那边滴滴滴滴滴。
那只布偶猫在他身边,绕来绕去绕来绕去的,喵喵喵喵喵。
实在是很巧,这回带回来的青花瓷瓶正巧就在那个册子上,反正她看着大差不差的。
明怡再瞅瞅自己的账单,十分头疼。
敏仪这也太能花钱了,又是搬家,又是买猫,又是买这买那的,真是花钱如流水。
但她也没有资格说她,因为这些钱全都是她带过来的呀。
不行,得卖东西了。
他把瓷瓶拍了个照片,发给宋尘仙。
宋尘仙回复的挺快——老地方见。
但凡古董还是不能光看照片,还是得亲眼去看、亲手去摸。
宋尘仙看了瓶底:“十五万。”
“再加点儿。”
“十四万。”
顾明怡:???
“十六。”
“十三。”
“十七。”
宋尘仙投降:“行了,十六就十六。”
窗外一亮,一个雷打下来,顿时大雨如注。
是雷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顾明怡来的时候没有带伞。
“送我一个伞吧。”
“我这边也没伞。”宋尘仙把窗户关上,“等会儿吧,等会儿雨就停了。”
他泡上茶,青叶翻飞。
看着架子上一排紫砂、建盏、青花、单釉,选择障碍症又犯了。
顾明怡走过来,歪着头问:“这都是古董。”
“不是。”宋尘仙挑了一个建盏,“现代的艺术品。”
“哦。”
“不过可不便宜。”他指着其中一个杯子说,“元华堂的暗刻海水龙压手,一个7000。”
顾明怡很有求知精神,掏出手机百度了一下,这元华堂是个陶瓷品牌,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那个,六逸堂的富甲天下大缸,一万三。”
顾明怡啧啧,看着满墙的各种瓷器,这算起来也不是个简单的数目了。
“这都是现代工艺品,也有仿制古陶瓷的,可往往只能得其形似,而不能得其神采。”
能效其隽秀,却未必能学其古拙。
毕竟一件器物的创作,和当时人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息息相关。
宋尘仙又指向另外一边:“这些就是真的了。”
这些时日,顾明怡宫里来王府里去的,眼界也高了,很多东西一看也知真假,就是那个感觉、对还是不对。
当然,这些远不如宫里的瓷器精美,不过确实都沾染了岁月的痕迹。
就像是书,翻没翻过,还是能知道的。
宋尘仙拿起一个瓶子,介绍说:“明清瓷器以年号区分,永乐时期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造型精美、胎体轻薄、薄如卵幕,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
“到了宣德,造型种类更加繁多,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比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
无挡尊是从波斯传入的一种式样,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使用的是进口珍贵的苏麻离青青花釉料。
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苏麻离青料绘制花卉枝叶。
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所以,只要一看釉料,就知道是不是元青花。
——“到了成化时期,造型唯重纤巧,也无大器。”
——“弘治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
——“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清代瓷器无论在器形还是种类方面都显著增多,尤其以康熙朝的创新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苹果尊、凤尾尊都是前代少有。”
宋尘仙把一个转心瓶倒过来,“若要鉴定瓷器新旧真伪,款识很重要。”
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以明代款识而论,就有“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之类的说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清穿之五福晋她穿二休五》转载请注明来源:怪谈小说guaitan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