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十八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怪谈小说guaitan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想,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算是他为了政治目的有什么私心,应该也没有那个能耐,能穿越千年,去西汉把史官的笔抢过来,改写《盐铁论》,篡改《汉书》。
更何况人家司马光大概也没有安这样的心,只需要打开历史年鉴,翻一翻便能得知,《资治通鉴》的前半本书写完的时候,还没有王安石变法这回事呢。再怎么样,也不能改了之前的稿子,来宣扬“不复出军”的思想。
所以,这种司马光阴谋论,也是不对的。
所谓的制造汉武帝,其中真真假假,一目了然。】
汉武帝听完,才对自己晚年的“轮台罪己”有所了解。
“不复出军……”他低低地将这个四个字在唇齿间转了个来回。
这与他现在的一腔热血抱负是完全相反的,对于时年方三十七的汉武帝来说,正值壮年的他并不能理解晚年自己的一系列举动。
他不禁在闪过一丝疑虑——难道朕的南征北战,竟是个错误的决定吗,还有李广利带兵出征匈奴,为何会投降而败?
这个蠢蛋,竟然投降给匈奴当孙子,朕怎么会把军队交给这么个玩意儿?其他将军呢,卫青、霍去病,都去哪里了。
他的思绪在这里被自己打断——是啊,这两位不世出的将军,那时只怕是都已不在了。
“李广利何在!”
先把这个叛徒给揪出来!
无人应答,半晌,只有卫青回道:“回陛下,军中……军中并无此人。”
汉武帝哼了一声:“罢了,既尚未入军,便不治他的罪。”
毕竟此时方才是公元前119年,距离李广利受汉武帝重用可还早着呢,要知道李夫人的受宠,都还在七年后,更不用说这个李家外戚了。
不过这些内容天幕不曾提到,汉武帝便也不知晓,只能把这个叛徒的名字先记在心中,等着日后此人出现,再作定夺。
“陛下,臣有一议。”
人群中,东方朔放下手中的毛笔,立正行礼。
得到汉武帝的应允后,他继续道:“陛下不必为天幕之言所困扰。”
他是个机智敏锐的臣子,言辞敏捷,在所有人没意识到的时候,便读出了汉武帝心中的徘徊。
“请陛下宽恕臣言语中的失敬,但天幕虽方才言论中,对陛下日后的罪己诏多有赞叹,仿佛陛下真的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一般。但这一切均不是陛下与臣等需要在意的。”
东方朔抬起头,直视天颜:“日后的陛下,并非今日的陛下,今日之陛下,得此天论,也未必会成为日后之陛下。”
他这番话说的绕口,汉武帝却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是啊,得此天幕,不正是为了改变未来之不幸?
如果以后做了错事,那现在也不用等到晚年再去悔改,提前做出布局便好。
农事改进,不必等到几十年之后,犁车的画像已经在天幕中为众人所见,掌管农事的官员只需要看一眼,便能够记住其中的机括结构,将之推广于万民。
有大旱之灾,也不用战战兢兢地等那一日的到来,提前一年有用,提前三年更好,若是提前十年便做好准备,应对起来岂不是更得心应手?
开疆拓土以至于赋税疲民,只是征战并不能草率地停下,天幕也对朕的功绩赞赏有加,说明这番事业还有继续进行的余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